一、系统建设战略定位 - 自然保护地智能管理平台
服务国家生态保护现代化需求。
1、生态文明建设支撑
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保护区的实践应用。
2、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重构生态监管模式。
二、全域感知网络构建 - 自然保护地智能管理平台
打造无死角监测体系。
3. 监测设备科学布控
针对性设置野外探测装置,覆盖核心监管指标。
4. 多源数据通道建设
统一接入航天航空及地面传感设备回传数据。
5. 人机交互巡查网络
实现移动终端与固定设备数据实时同步。
三、智能处置功能模块
聚焦四大核心应用场景。
6. 生物多样性维护
处理物种分布信息,直观展示资源存续状态。
7. 森林火险全流程管控
通过智能探测设备实现火情早期预警响应。
8. 巡护作业智慧管理
完整记录巡查路径及事件处理过程。
9. 出入行为智能监管
自动识别权限违规行为并触发告警机制。
四、无人机协同管理
延伸高空监管能力。
10. 航拍数据即时处理
开展影像对比分析与智能特征识别。
11. 设备运行状态维护
实施远程故障监测与预警。
五、数据融合应用体系
驱动科学决策实施。
12. 生态综合态势呈现
集成多维度信息生成空间化监管视图。
13. 自动化评估报告
基于持续监测数据生成年度分析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