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数据整合系统 - 生态环境数据智能管理系统
1. 跨平台数据对接功能
通过智能数据适配技术实现不同业务系统的无缝连接。无需依赖系统接口开发,可自动识别各类国发、省发及自建系统的数据结构,将分散存储的水质监测、污染源信息、执法记录等环境数据进行标准化整合。系统自动清洗重复数据、修正格式差异,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资源池,为跨部门协作提供基础支持。
2. 全域数据共享机制
构建多层级数据开放体系,支持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部门按权限调取数据。建立数据服务网关接口,允许智慧城市平台获取空气质量预报、企业监管记录等关键信息。实现环境数据资源的分级分类管理,确保敏感数据安全可控的同时,最大程度提升数据利用效率。
二、企业全景监管系统 - 生态环境数据智能管理系统
1. 全要素档案管理功能
以排污许可证为索引,聚合企业全生命周期环境行为数据。整合自动监测设备实时数据、现场执法检查记录、危废转移联单等17类核心信息,形成覆盖投产-运营-废弃全过程的电子档案。自动关联企业历史处罚记录、信用评级、应急预案等文件,解决多科室数据不一致问题。
2. 智能企业画像功能
基于污染物排放特征、整改完成率等维度建立评估模型。系统自动标记高频违规企业为“重点监管对象”,对环保表现优良企业标注“绿色示范单位”。动态生成企业风险热力图,实现分级分类精准监管。提供企业行为特征标签检索功能,支持按“危废产生量超阈值”“废气处理设施老化”等维度快速定位问题企业。
三、环境决策支持系统
1. 多维度态势分析功能
构建环境质量动态评估模型,整合大气污染扩散趋势、水质变化规律等关键指标。通过可视化图表展示区域污染物浓度排名、治理目标完成进度,直观呈现不同流域、工业园区的环境质量差异。自动生成季度环境形势报告,辅助识别污染治理薄弱环节。
2. 目标管理预判功能
建立环境质量达标预警机制。当监测数据偏离年度考核目标时,自动触发预警提示并生成改善建议方案。通过模拟不同治理措施的实施效果,预测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为精准调配治理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四、空间化监管系统
1. 全域环境可视化功能
基于电子地图集成展示重点污染源分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等空间要素。支持图层叠加分析功能,可同时显示在建项目位置、信访投诉热力图与水质监测断面数据。通过不同颜色标识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实现监管重点对象快速定位。
2. 动态监控指挥功能
建立污染事件响应联动机制。当特定区域出现监测数据异常时,自动调取周边污染源信息并推送处置预案。整合视频监控资源,支持对重点排污企业的实景巡查,形成“地图定位-数据调取-现场核查”一体化管理模式。
五、闭环治理系统
1. 智能预警触发功能
预设污染超标、设施异常等37类预警规则。当企业排放浓度逼近限值或治理设施离线时,系统自动生成预警事件并匹配处置规程。通过空间算法识别跨区域污染传输路径,提前3小时发送区域联防联控通知。
2. 全过程跟踪处置功能
建立“预警-派单-处置-反馈”闭环流程。预警事件自动生成电子工单派发至责任科室,明确处理时限与处置标准。系统全程记录整改过程文档,对临近超期任务自动催办。实现从问题发现到整改验收的可追溯管理。
六、基层减负系统
1. 智能填报枢纽功能
打通13类业务系统数据壁垒,实现污染源监测、行政处罚等数据的自动归集。基层人员通过统一界面完成数据补录与修正,系统自动同步至所有关联平台。消除多头重复录入问题,减少60%手工填报工作量。
2. 自动化报告生成功能
内置25类标准报表模板,根据业务规则自动生成建设项目审批汇总表、信访处理统计表等法定报告。支持自定义报告字段和统计维度,通过拖拽操作完成复杂报表设计,实现“数据自动抽取-报表一键生成-电子签章报送”全流程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