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源数据整合系统 - 水生态精细管理系统
1.1 基础要素聚合平台
整合河流、断面、水源地、入河排污口及水污染源清单等核心信息,结合自动监测流、手工采样数据集与视频监控反馈,构建融合型“数字水网”架构。
1.2 动态分析支持模块
实现多维度数据交叉关联,为环境质量评估与污染溯源提供统一分析界面。
二、排污口监管系统 - 水生态精细管理系统
2.1 全链路监督网络
升级排污口管理至“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的全过程体系,集成在线监测装置、用电监控单元与视频识别技术。
2.2 电子台账管理中枢
记录排污口地理坐标、排放类型、纳污水体功能区划、管道路径及上游企业详情,形成三维空间关联档案库。
2.3 政策执行强化机制
实施“一口一档、一河一策”策略,确保污染轨迹从源头至末端的可追踪性。
三、空间可视化系统 - 水生态精细管理系统
3.1 要素聚合地图界面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将水质监测点、排污口、污水处理厂及生态保护区信息集成至“水环境一张图”,提供全景可视化视图。
3.2 闭环管理支持模块
支持管理者直观定位问题区域,驱动“问题识别—决策生成—任务派发—效果反馈”的智能管理循环。
四、生态修复监控系统
4.1 多维感知技术矩阵
利用水生态遥感监测技术,协同卫星影像、无人机航测与地面传感器,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4.2 修复工程数据基座
为水生植被恢复与生物栖息地保护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优化修复工程实施路径。
五、生物多样性维护系统
5.1 保护机制实施平台
将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核心工作,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水生生物保护区,保障珍稀物种栖息环境。
5.2 资源管理强化中枢
执行禁渔期与禁渔区制度,结合监测技术打击非法捕捞,维护渔业资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