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以安全为核心,建立了由学校、二级单位和实验室构成的三级联动的实验室安全多级管理体系,支持多类用户角色。系统内置教育部标准检查表,支撑实验室相关业务的智能管理。用户可以通过PC端和手机移动端进行检查,包括即时拍照、隐患上报、隐患整改、整改审核、台账导出和查询统计等操作,实现对实验室基本信息的分级授权管理。系统具备自定义巡检周期的功能,避免假巡检,管理已检和待检,实现全面的设备信息管理,涵盖巡检项目、检查依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路线和检查人员等。通过这些功能,系统提升了巡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力保障了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及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安全巡检:
系统清晰列出了巡检项目,包括通风系统、电气设备、实验室设施、化学品存储区、紧急设备和安全设施等。巡检工作依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与标准,以及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安全操作规程开展。系统支持PC、移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多种设备,方便巡检人员随时随地进行检查。同时,系统会自动关联风险点和危险源,生成检查报告并上传相关附件,以详细描述检查要求,并自动提醒相关负责人。
检查路线:
巡检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巡检路径进行检测,以确保所有重要区域和设备都得到覆盖。巡检路径应涵盖通风系统、电气设备、实验室设施、化学品储存区、紧急设备以及安全设施等关键区域。
巡检管理:
高校实验室安全系统全面支持管理员制定年度、季度或月度的安全检查计划,清晰规定巡检的时间、范围和内容。系统会自动将巡检任务分配给相关责任人,以保证每个区域和设备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控巡检任务的进展和完成情况,确保巡检工作按时执行。
巡检过程:
巡检人员根据巡检计划,使用平板或手机进行现场检查,并实时记录巡检情况。巡检数据会及时上传至系统,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如发现异常情况,巡检人员可以立即拍照并上传,同时进行标记,系统会自动生成异常报告。
隐患管理:
系统通过数据分析,自动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对于识别出的隐患,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其严重程度和优先级。检查标准会及时与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进行更新,并根据隐患的严重性和优先级,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如立即整改、限期整改或加强监控等。
整改措施:
切实提升实验室的安全技术防范水平,尽可能降低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系统会自动生成整改通知,并发送给相关责任人。责任人需按照通知要求完成整改,并及时反馈进度。管理员会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以确保隐患被彻底消除。此外,还要帮助师生加强对危险源的管理,实现对预警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理。
定制巡检周期:
系统支持校级、院级巡检及实验室自检等多种实验室安全检查方式。用户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自定义巡检周期,例如每日检查、每周检查或每月检查,以确保巡检的频率满足实验室的安全需求。同时,可以根据不同设备和区域的安全风险等级进行适当调整。
避免假巡检:
系统运用GPS定位和时间戳等技术,确保巡检人员准时到达指定地点进行巡检,从而防止假巡检的情况发生。巡检数据会实时上传至系统,管理员可以随时查看巡检线路和记录,确保巡检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已检与待检管理:
系统对巡检任务进行已检查和未检查状态的管理,确保巡检工作的全面性与完整性。已检查的设备或区域会自动标记为已检查状态,以防止重复巡检;而未检查的设备或区域则会不断提醒巡检人员进行检验。
全面设备信息管理:
系统具备全面的设备信息管理功能,涵盖设备的基本信息、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等。管理员可以随时监控设备的实时状态和运行数据,以便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供数据支持。
统计查询:
系统能够对巡检数据和隐患数据进行多维度的统计分析,包括问题的数量、分布和分类等。根据分析结果,系统会自动生成各种报表和报告,以便管理层及时掌握实验室的安全状况。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识别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从而为安全管理的改进提供决策支持。
监控危险品的库存和使用情况,并提供警报和提醒功能。管理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其分类、储存和处理。通过问卷调查、容器标签和废物记录等功能,实现感知节点的实时互联,为信息传播提供基础网络支持。智能化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全面整合与分析,为管理优化和实验教学提供决策支持。自动记录实验室各种操作行为并存储数据备份,协助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监督。
一物一码管理:每个产品都有唯一的二维码或条形码进行管理。
系统采用一物一码的管理模式,为每台设备和实验室物品分配独特的二维码或RFID标签。通过扫描这些二维码或RFID标签,用户能够迅速获取设备和物品的详细信息。当巡检人员在巡检中发现异常情况时,能够通过扫描对应的二维码或RFID标签,迅速记录并上报问题。系统会根据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自动分类和处理,以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响应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