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推进会上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小学校普遍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强化家长监督作用,并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技术手段实现校园餐全流程透明化。自专项整治以来,全国已投入103亿元改善食堂设施,“明厨亮灶”覆盖率高达98.5%,培训从业人员超433万人次,校园餐质量显著提升。
在此背景下,协讯校园食安监管平台以智能化、全链条监管为核心,深度响应国家“健全餐饮服务综合监管机制,加快数智化校园餐饮体系建设”的号召,为构建“阳光共治”的校园餐新生态提供坚实的技术底座,实现从招标、采购、加工到溯源、结算、应急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穿透,让每一口饭都“看得见安全、算得清营养、管得住经费”。
当前校园食安监管仍面临六大核心挑战:
信息孤岛与数据壁垒:采购、加工、仓储、经费数据分散,难以汇聚分析;
传统监管局限:依赖人工巡查,时效性差、盲点多,难以根治隐患;
责任追溯困难:长供应链下溯源依赖纸质记录,易丢失篡改;
经费管理不透明:餐费收支、结余缺乏有效监督,易滋生微腐败;
多方协同不足:政府、学校、供应商、家长间缺乏高效共治平台;
预警能力薄弱:缺乏基于数据的风险预测和主动干预能力。
协讯校园食安监管平台以“全链条数字化”为设计理念,构建覆盖“采购-送货-验收-结算-溯源-食品安全-信用评价-食安大脑”的闭环体系,实现“阳光化、智能化、穿透式、全流程”监管。
1. AI智能监管升级:
多终端实时监督:家长、师生可通过APP或小程序随时查看后厨操作直播,食材处理、烹饪全流程透明可见;
AI行为识别系统:自动监测未佩戴口罩、违规操作手机等风险行为,即时预警并留存证据,杜绝人为疏漏;
数据可视化看板:整合后厨温湿度、油烟排放等数据,生成环境健康指数,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2. 全链条透明采购:
智能验收流程:通过协讯智能收货电子秤实现称重数据与订单无缝对接,图片留存、云端存档,杜绝“缺斤少两”;
家长参与审核:家长委员会可在线查看供应商资质、采购明细,并参与订单评价,构建“采购-验收-监督”的三角制约机制。
3. 家校协同监督:
透明化信息披露:平台实时公示每周菜谱、营养分析报告、经费使用明细,家长可通过APP提交建议或投诉;
互动体验功能:支持“食堂开放日”预约、家长“质检员”角色体验,深化家校信任;
信用评价体系:对供应商、食堂进行动态评分,差评超标自动触发整改,优秀案例纳入教育部门白名单。
4. 应急管理一体化:
智能预警模块:基于历史数据与区域风险模型,动态感知高发问题(如春季腹泻高发期),提前推送预防建议;
事件提级响应: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平台自动启动应急预案,从风险上报、处置追踪到结果公示全闭环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为教育部门与市场监管机构提供区域性风险热力图,助力精准监管。
智能收货电子秤:集成称重、拍照、订单回填功能,数据直接同步至平台;
智能晨检仪:AI识别员工体温、手部卫生、工装规范,自动生成晨检报告,异常情况实时推送至管理员;
智能留样柜:人脸识别门禁、自动称重打印标签、温控异常预警,确保留样过程规范、可追溯;
明厨亮灶摄像头:搭载行为识别算法,支持4K高清直播,监管无死角。
校园餐是教育公平的基石,也是社会民生的温度计。协讯校园食安监管平台以“全链条透明化”为核心,串联政府监管、学校责任、家长参与三方力量,真正实现“制度保障坚实、技术监管精准、社会监督有力”的阳光共治目标。
守护校园餐安全,协讯与您同在!
欢迎垂询,共筑食安新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