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讯智慧食安平台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将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升级为全链条、可追溯、多方协同的智慧治理体系,为学校、家长、社会“把好四关”。
一、把好研判关:
在风险研判方面,食安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转变了以往依赖人工经验的被动模式。系统能够对接食材采购、环境监测、操作行为等多维度数据,通过内置的算法模型,对区域性或季节性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动态感知和智能预测。同时,平台提供的统一数据驾驶舱,能为管理者提供全面的食品安全状况视图,支撑管理者进行精准的决策和资源调配,切实守好安全底线。
二、把好生产关:
对于生产加工这一核心环节,平台通过“AI视觉识别”与“物联传感网络”构建了360度的监控防线。在后厨关键区域部署的高清摄像头,能够实时识别未佩戴口罩、工帽、违规吸烟以及垃圾桶未加盖等不合规操作,并立即发出语音提醒并生成整改工单,确保操作规范。同时,物联网传感器对冷藏库、冷冻库的温湿度和消毒柜的运行状态进行全天候监控,一旦发现异常即刻向责任人报警,有效防止因环境因素导致的食材变质问题。

三、把好流通关:
在流通环节,平台致力于实现从供应商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化监管。首先,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准入与动态管理机制,所有资质证明均需通过系统核验,确保来源可靠。其次,在物流配送过程中,为配送车辆配备的GPS和温湿度传感器,能实时回传数据,确保热食和冷链食品在运输全程处于安全温度区间。学校收货时,可通过智能秤重系统和电子签收完成验收,数据直接同步平台,杜绝“缺斤少两”。一旦发生问题,可迅速定位问题批次并启动召回程序。
四、把好宣传/共治关:
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家长和社会公众可通过手机小程序实时查看后厨操作直播、食材溯源信息、菜品留样记录等,极大提升了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感。另一方面,平台内置了便捷的反馈渠道,家长可以对菜品进行评分、提出建议或投诉,这些数据将纳入食堂的绩效考核体系。此外,智慧陪餐模块支持校领导、家长代表在线完成陪餐安排、记录和反馈,形成监督闭环,并将陪餐数据用于优化菜谱和减少浪费,从而构建起学校、家长、监管部门多方参与的食品安全协同治理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