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国家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其应用范畴持续拓展与完善。在此大背景下,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信息化应用程度也日益提升。其中,二维码管理系统作为一种实用且便捷的技术手段,正广泛融入检验检测行业,为实验室管理带来了诸多积极改变。深入探讨二维码管理系统的原理与特点,并将其与检测实验室管理体系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优化管理流程、提升检测工作效率,还能有力保障检测工作的公正性与准确性,进一步增强实验室数据的安全性。
二维码管理系统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1. 样品管理与追踪
在实验室运作中,样品管理与追踪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等工作重点审核的部分,而且样品管理的精准程度直接关系到检测报告的准确性。
引入二维码管理系统后,每个样品都被赋予独一无二的二维码标签,标签涵盖样品的各类关键信息,像名称、编号、存储位置、采集日期等。为确保信息安全,可针对样品管理员实施身份验证,依据不同职责赋予相应权限。
在样品接收环节,工作人员需仔细核对样品的规格型号、执行标准、生产厂家等重要信息并做好记录。确认样品符合要求后,再决定是退还样品还是登记入库。借助二维码信息,能快速生成检测样品的流转任务单,将领样和还样等监测数据一同存储于二维码内,同时需再次设置权限,防止信息泄露。检测过程中,专业人员需二次制作二维码,并将两份信息整合,方便客户了解样品检测进展。而且,所有环节涉及的工作人员都要记录在案,以便明确责任到人。
2. 设备与仪器管理
运用二维码管理系统,可将设备的电子档案信息,包括资产编码、设备型号、生产厂家、放置地点、操作和维护规程等原始信息,以及量值溯源状态、维护信息、使用记录、设备操作视频等可实时更新的内容,生成二维码标签并粘贴在对应设备上,实现每台设备都有专属二维码。设备管理人员通过手机或专用设备扫描二维码,登录特定客户端,就能便捷地查阅和整理设备信息。对于检测设备,完善设备校准送检提醒功能,从流程和制度层面避免送检不及时、信息更新滞后等问题。同时,通过与检验任务流转模块关联,利用报告编号或样品编号就能获取试验相关信息数据,更便捷地对样品检验情况进行溯源。
3. 实验流程优化
通过对检验任务流转中的检验任务受理、分单、报告电子审核、存档等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检验任务工作流,将客户、业务室、检验、审核、签发以及存档等各个流程环节紧密串联起来。在各流程关键节点的表单上生成相应二维码,使业务流转进度一目了然。
借助二维码管理系统在业务流转中的应用,实验室管理层能随时掌握所有检验任务的进展以及检验人员的工作状况。检验人员也能随时了解同事的工作动态,这既便于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又能调动员工积极性。管理人员还可依据检验人员的工作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任务,推动检验工作高效开展。利用微信公众号和短信通知等方式助力检验工作信息化,努力满足 RB/T214 - 2017《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及 CNAS - 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等相关准则对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要求,真正达成全流程信息化检验。
4. 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不容忽视。引入二维码管理系统后,实验室能够构建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比如,为实验室中的每个危险区域或设备制作二维码标签,标签内包含详细的安全提示和应急措施。实验人员在进入危险区域或操作设备前,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迅速获取相关安全信息和应急措施,从而提升实验室的安全性和应急响应能力。
5. 数据管理与共享
在实验室系统里,数据的管理与共享同样关键。为实验数据生成二维码标签后,实验人员可轻松实现数据的分享与传输。接收方扫描二维码就能快速获取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此外,借助二维码管理系统还能实现实验数据的加密和权限控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