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透明化管理,为校园食品安全装上"数字安全锁",从根本上提升了食品生产的透明度与可控性,保障了师生食品安全。
针对校园食材供应的特殊性,协讯平台打造"双审核+双检测"机制:
供应商资质电子核验
要求合作企业在线提交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12项资质文件,系统自动核验证件有效期与经营范围。
实物评审智能匹配
供应商需寄送样品至学校,由后勤团队通过AI食材识别系统进行外观、新鲜度检测。
批次检测报告管理
每批次食材必须附带第三方检测报告,系统对重金属、微生物等28项关键指标进行电子化建档。
在食材加工环节,协讯平台通过三大技术实现风险实时拦截:
智能快检与报告比对
工作人员使用便携式检测仪完成农残、药残等多项快速检测,数据30秒内上传至平台,与供应商报告进行交叉验证。
AI行为识别系统
通过部署在后厨的4K摄像头,系统可识别多类违规操作:
未佩戴口罩/手套(识别准确率98.7%)
生熟食交叉污染(通过颜色识别技术)
异常物体掉落(最小识别尺寸2mm)
环境物联感知
在关键区域部署温湿度传感器、紫外线强度监测仪等设备,构建厨房环境数字孪生。当某学校冷库温度异常升高至8℃时,系统自动启动备用制冷设备并通知维修人员。
协讯平台"智能留样系统"实现全流程可追溯:
自动化留样操作
工作人员通过人脸识别登录智能留样秤,系统自动识别菜品信息并完成称重(精度达0.1g)。只有达到125克法定标准,才能打印带二维码的留样凭证。
智能存储管理
留样柜采用RFID电子锁技术,按餐次自动分配存储格口并锁定48小时。
电子溯源体系
所有操作数据实时上传至区块链存证平台,生成不可篡改的电子记录。家长通过小程序即可查看食材从采购到留样的全流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