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校园管理的生命线。一套科学、严谨的智慧食安留样管理体系,就如同给食品安全上了一把“安全锁”。
一、源头严控:
管理的首要环节是食材。针对米、面、油、肉类、禽类、水产、乳制品等大宗高风险原料,系统设定了严格的留样标准:
流程标准化:在验收时即进行无菌采样,使用专用容器密封,并清晰标识产品信息,随后按规定条件专业储存。
留样量:留样量必须满足潜在的检验需求,通常不低于项目全检量的3倍,确保在需要时能有充足的样本进行检测分析。
二、熟食留样:
除了原材料,每餐次成品的留样同样至关重要,对每餐次所有成品主副食品(包括主食、菜肴、汤粥等) 进行留样:
操作规范化:由专人使用专用工具取样,密封后粘贴详细标签,并立即存入专用的留样冷藏柜,保证样品在特定低温环境下保存,防止变质。
份量标准化:留样量明确,不少于125克(或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为100克/200克),以确保满足检验需求。

三、 智能监管:
智慧管理的核心在于“智慧”。主要是预警和及时响应的能力:
智能预警:一旦出现温度超标、储存超时或其他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管理人员第一时间介入处理。
存证与联动处置:所有留样信息都被系统记录存证,形成不可篡改的数据链。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能迅速启动联动处置机制,实现快速追溯与责任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