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系统主要由客户端、服务器端以及通信网络等部分构成。当前,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常用的体系结构有 C/S(客户端/服务器端)和 B/S(浏览器/服务器端 ,原文“通信网络/服务器端”有误 )两种,还有这两种结构融合而成的混合结构。这两种结构的结合方式主要包括“内外有别”和“查改有别”模型,每种结构都具备独特优势。相较于 C/S 结构,B/S 结构具有诸多突出优点,如跨平台性强、易于实现、系统维护和升级改造便捷,并且能够通过增加应用服务器数量实现负载均衡,有效消除数据瓶颈等。
结合实验中心现有的网络架构,同时充分考虑多校区的实际状况以及实训实验设备动态管理的需求,最终确定应采用 B/S 结构。
LIMS 系统二维码模块应用具备显著特点,为长期困扰高校实训实验室设备管理的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与手段,其主要特性如下:
1. 二维码的应用成功将实训实验室设备的管理模式从静态转变为动态,极大地强化了对设备信息的实时掌控能力,真正达成了对实训实验室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全程管理。
2. 该模块为设备清查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大幅降低了出错率。它把设备管理人员从繁琐、低效、重复且缺乏价值感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不仅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设备管理水平,还高度契合当前高校实验室人性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实验室管理的层次与品质。
3. 此模块为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核算提供了可靠的量化依据,为绩效考核提供了客观的数据支撑。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维护人员工作量的精细化管理,切实保障管理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举例来说,哪怕只是更换一条内存这样的工作,也能够在系统中得以体现,这无疑能够极大地调动维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4. 借助该模块,以单个设备为单位的设备管理模式得以实现,进而为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将二维码系统应用引入实验室管理,充分体现了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宗旨,即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优势,简化工作流程,减轻工作负担,提升管理水平。由于该技术成熟、应用广泛且成本较低,在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