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承担着对实验室设备、耗材等固定资产进行登记管理以及跟踪其使用情况的重要职责。该系统涵盖多个关键管理模块,包括设备台账管理、设备验收管理、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设备出入库管理、期间核查管理、检定/校准管理以及设备运行行为分析管理。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1.设备台账管理
主管部门需要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检验仪器材料归档范围的构建,并安排专人负责为检测仪器设备创建管理台账。台账中的基本信息应全面且细致,涵盖设备唯一性编号、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存放位置、使用部门、主要技术指标以及设备的状态(其中包括使用状态、检定和校准状态及其有效期)等。值得一提的是,该台账支持自动提醒“将要到期器具”和“已超期器具”,而且台账数据能够依据特定模板进行批量导入,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
2.设备验收管理
此模块主要用于记录设备验收信息或者 3Q 验证(即安装、运行、性能验证)信息,确保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3.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
实验室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设备使用、维保、维修和报废管理程序。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质量手册的要求操作仪器设备,做到持证上岗,规范操作,并认真填写使用记录。同时,要明确仪器设备状态标识的管理规范。此外,加强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维修工作至关重要,一旦设备出现损坏,需及时登记并报修,同时保留详细的维修记录。通过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仪器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
4.设备出入库管理
该管理模块负责将采购的新设备或已有的设备进行资产整理,并详细登记在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方便对实验室资产进行统计和跟踪,确保资产信息的清晰与准确。
5.期间核查管理
需要制定月度、年度或季度的核查计划,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设置预警日期。期间核查是为了维持对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两次检定之间开展的核查工作,包括对设备以及参考标准器的核查。常见的核查方式有 7 种,分别是:利用参考标准进行核查、参与能力验证或实验室比对、使用有证标准物质、相同仪器之间的比对、同一样品在不同仪器上检测结果的比对、对保留样品进行再检测以及协议标准和方法比对。
6.检定/校准管理
同样要制定月度、年度或季度的校准计划,也能够自定义设置预警日期。检定/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确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的示值,或者实物量具、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操作,以此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准确性。
7.设备运行行为分析管理
借助加装行为分析仪,该模块能够智能识别仪器的关机、待机和工作状态,并对各状态所持续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帮助管理人员深入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运行规律。